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期间患者较为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从前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出现的症状,现在也开始慢慢的困扰一部分年轻人。
目前的常规疗法对大多数耳鸣(尤其是原发性耳鸣)尚无根治办法,大量的临床表明,针灸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请跟随小编一起,从耳鸣的源头刨根问底,看看耳鸣的成因以及根治方法。
中医自古有“肾主耳”之说,《内经》中有许多论述,如肾开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耳者宗脉之所聚等。明代医籍《景岳全书》早就指出“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因此许多人认为耳鸣必是肾虚所致。但事实上,耳朵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
上过正安文化耳穴课的童鞋都大致知道,耳是五官九窍之一,是人体的一部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会聚于耳,构成耳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广泛的联系。因此,耳穴疗法也因便捷有效而得到我们的大力推广。
中医认为,耳鸣发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外感与内伤各类原因导致耳部气血瘀滞,耳脉闭塞,耳窍失养而出现耳鸣。
此外,辨耳鸣还应探清虚实。
突然发作,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耳朵暴聋,大多属实证,是由于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所致。
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朵渐渐失聪而听力减退,大多属虚证,可因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肝血不足导致。
耳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耳内(单耳或双耳)或头颅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二是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
如果患者长期耳鸣不治疗,不仅仅可能会导致耳聋的发生,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
针灸治疗耳鸣,遵循了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的原则,提出治疗耳鸣一定要“对号入座”。同时分清虚证和实证是针灸治疗耳鸣关键第一步,目的是确立治疗的大方向(即用补法还是泻法),还需要在虚证和实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辨别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
以下是李晟华大夫用针灸治疗耳鸣三个案例:
01案例1魏某,女,38岁,左耳鸣1年。耳中蝉鸣,鸣有止时,昼轻夜甚,夜愈静则鸣愈显。口干不欲多饮,腰膝酸软,心悸。纳可,眠差,夜尿3次/夜,大便两日一行。舌小尖红,苔微黄,脉细略数。
此为水亏于下,火旺于上。肾开窍于耳,心亦寄窍于耳,内经曰“心通窍于耳,阳气上甚而跃,故耳鸣也”,正此之谓。今心肾不交,治当补肾宁心。
针刺:关元内关三叉三肾俞肾关足三里行间。每次治疗依此加减。
治疗后耳鸣渐稀。十四次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2案例2黎某,女,57岁。右耳鸣伴闷胀感30余年。鸣声如机器轰鸣,无有止时,声音极大。遍访名医,服药达数百剂,竟无寸效。性情急躁,口苦,胸闷。脉弦数。
此为肝胆火旺,木火刑金,肺郁清气不升而发耳鸣。治宜疏肝降胆宣肺。
针刺:风池中渚驷马阳辅侠溪行间。
每次治疗后感通身舒适。第五次针后耳鸣立止。次年复发,如前针灸五次又止。又巩固五次。
03案例3陈某,女,40岁,耳鸣8年余来诊。双耳蝉鸣时作时止,伴听力下降。时有头晕,猛然起身时尤显。神疲体倦,口淡纳少,食后胃胀。月经量少色淡,白带多且清稀。舌淡胖苔花剥白腻,脉缓弱。
内经有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李东垣则指出:“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故耳鸣耳聋。”此案属脾虚而清阳不升,法当升清开窍。
针刺:百会中脘足三里灵骨听宫。
首次针刺后耳鸣立止,次日又发,再刺又止。三次治疗后听力有明显改善,耳鸣程度减轻且间隔时间延长。十二次愈。
耳鸣病因之繁,绝不止此寥寥三种。但无论何种耳鸣,只要找到病因治疗,使病人气机恢复正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杂病源流犀烛》言:“鸣者,聋之渐也”,如果您出现耳鸣,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耳鸣进一步恶化为耳聋,而且也可以借机解决身体整体气血出现的问题,让您的体质更上一层楼。
//////////
李晟华
传统中医,擅长针灸。广参明师,勤求不辍,博采众长,一寓于针。临床主张“治病求本”——把握动态的整体,即能执简驭繁,临纷繁病症而不乱。
对眼病(飞蚊症、干眼症、眼痒、眼痛、溢泪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眨、睑跳、巩膜黄染、视物模糊、结膜炎、角膜炎、复视、老花眼、甲亢眼突)、哮喘、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纤维瘤、奶水不退、乳房发育不良、男性乳房发育、乳腺癌)及各类疑难杂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疗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周六全天
出诊费用:元,包含针灸手法治疗(首次看诊可直接享受会员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