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并不是只存在于文献中的术语,而是切实影响患者健康的疾患。作为一名肾内科权威专家,医院夏天教授在临床中就接待过很多从肝病科转诊来的患者,他们在治疗慢乙肝过程中出现了肾损害的相关问题,需要肾脏专业医师的专业干预。接下来就请跟随《国际肝病》,在对夏天教授的采访中学习肾脏医生的权威意见。
《国际肝病》:这些患者在人口的特征和临床特征或用药方面有什么特点?然后从这里我们能否总结出来,哪些人群有肾损害风险?
夏天教授:这些从肝病科转来的患者有几个特点:①老年患者比较多;②常常伴有糖尿病或有基础肾脏疾病。这些患者在长期使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肾损害,如肾小球损害时的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或者出现骨质疏松等。一些患者自身尚未察觉,是在检查中发现相关指标异常。
文献和相关资料[1,2]也发现,老年、合并糖尿病、有慢性肾脏病以及接受过肾脏移植等患者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时候容易出现肾脏损伤。
这些人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有肾脏受损的基础。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功能都存在退化;另外老年人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对肾脏造成损害;再有就是慢性肾脏疾病。由于他们存在着肾脏受损的病理基础和背景,所以他们应用了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时,更容易出现肾脏损伤。
《国际肝病》:肾脏功能包括肾小球功能和肾小管功能。针对乙肝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