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中医、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王三虎教授,学养深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对治疗乳腺肿瘤类疾病有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成为王教授在医院的第四期“师带徒”活动中的两名徒弟之一,耳濡目染,感受颇深,现将其治疗乳腺肿瘤类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病因病机
王老师认为乳腺增生症(尤其是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是妇女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在一定程度会向乳腺癌方向演变。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往往伴有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这一类疾病在病因病机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乳腺增生症的伴发病变主要有囊肿、乳头状瘤病和纤维瘤样病变等,它们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乳腺增生症患者与同时期同年龄非此病患者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4~5倍,乳腺纤维瘤的癌变率为0.07%~0.35%。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属中医“乳癖”范畴,乳腺癌则属“乳岩”、“乳石痈”范畴。
古今医家认为肝郁痰阻是乳癖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乳岩则是经脉阻塞,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痰浊内生,日久化毒而致。《疡医大全·乳痞门主论曰:“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外科正宗》云:“乳岩由于忧
思郁结,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阻塞,结积成核。”王老师认为风寒也是引起乳腺癌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正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四》谓乳石痈“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
从临床实际来看,除上述病因外,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经济条件)和个体差异(遗传、性格、家庭)等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所影响。有许多乳腺癌患者一经发现已是乳腺癌中晚期。如女强人致力于事业,往往忽略了乳腺的不适症状,待就诊时已经是乳腺癌。所以,王老师认为乳腺癌不仅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有关,也与心强气盛、超负荷工作有联系。《素问·经脉别论》所谓“生病起于过用”,以致日久天长,气机运行障碍,经脉痞塞,津液不循常道,痰浊内生,郁久化热成毒;或冲任失调,气血亏损,痰浊内生,阻滞气机及血行,久而成积化毒所致。乳腺肿瘤类疾病尽管涉及肝、脾、胃等经络及脏器,病机也错综复杂,但以痰气交阻、化热成毒为主。并且认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有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经脉痞塞,气机阻滞,痰浊内生,瘀血阻滞的类似病机,但是导致乳腺癌的还是痰浊瘀血胶结,郁久化热成毒为主,程度更加深一层,乃至影响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而泛滥全身。
(治病讲缘分,无缘不得治,股骨头坏死找不对治疗方法都是白花钱,相信很短时间可以治愈的也是被骗钱,康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