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杨玲
肝脏血管系统是保障肝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在小鼠中全身敲除Notch信号会导致肝脏血管的病理改变。然而,内皮细胞中的Notch是否对维持肝脏血管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尚不明确。
为揭示内皮细胞的Notch信号在肝脏中的作用,作者在新生小鼠的内皮细胞中特异敲除了调节所有经典Notch信号或Notch1的一个转录因子---Rbpj,并研究了这些突变体的肝脏血管缺陷。
在出生2周内,小鼠内皮细胞敲除Rbpj基因后,肝脏病变严重。这些2周龄的小鼠肝脏表面血管增粗、腹部血管结构异常、肝窦扩张。血管铸型和fluorospherepassage实验证明存在门-体分流。这些突变小鼠出现严重的肝实质坏死和更大范围的低氧区域,这可能与门-体分流相关。
作者还发现伴随VEGF受体3水平升高,ephrin-B2水平下降,表明这些因素可能参与了肝血管畸形的形成。在成年小鼠内皮细胞中敲除Rbpj同样导致肝窦扩大,血管分流和和坏死,但与敲除Rbpj的新生小鼠相比,病变更轻微。与内皮细胞敲除Rbpj相似,从出生开始在内皮细胞敲除Notch1也同样在两周内导致肝脏血管畸形。
内皮细胞的Notch信号对于保障肝脏血管系统正常发育与功能维护至关重要,该发现有助于正确认识肝脏血管畸形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抑制Notch信号进行治疗的安全性。
摘自:Hepatology.Jun30.doi:10./hep..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