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你了解吗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

撰文:张春苗

随着乳腺疾病的高发,女性朋友越来越重视乳房保健。但关于乳腺疾病,你了解吗?

下面我就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首先乳腺疾病主要分为四大类: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及乳腺癌等。

乳腺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呢?一乳房疼痛

疼痛如果发生在哺乳期,呈胀痛或波动性痛,兼有红、肿、热现象,患处变硬,有乳头皲裂,多是乳腺炎。

一侧或双侧乳房呈间歇性弥漫性钝痛、串通,或局限性隐痛、刺痛,且与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有关联者,要考虑乳腺增生病。

乳腺癌晚期因病灶侵及神经,可出现乳房剧痛。

青春期、孕期、产后、性生活后均可发生乳房胀痛,这多是生理性疼痛,大多数会自行消失,不需特殊治疗。

二乳内肿块

双乳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样肿块,无黏连,多为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内单个或2-3个小肿块,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无疼痛,生长慢者,多是乳腺纤维腺瘤。

乳内单个肿块,与乳头皮肤不黏连、无疼痛、质地坚硬、界限不清楚、移动度小、生长快者,这是早期乳腺癌特征,继续发展,兼有乳头内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且有疼痛者,则多进入局部晚期。

三乳头溢液

乳头溢出无色透明液体,多见于更年期、绝经期妇女或乳腺增生患者。

乳白色液体,多系非病理的乳汁潴留,或高催乳素血症。

黄绿色稠厚脓性液体,多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合并慢性炎症。

血性液体,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

乳腺炎可分为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炎症。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病因为先天乳头发育异常,或免疫力下降、精神焦虑、压力大而引起乳腺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乳腺导管扩张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的免疫炎性反应。临床查体与乳腺癌不易鉴别,虽为良性疾病,但病情易反复,治疗效果不佳。

乳腺增生是中年女性的常见病,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临床上以乳腺肿块、疼痛及月经不调为特点。轻度增生不用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疼痛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服用乳癖消等中药制剂缓解疼痛。如医院确诊,防止遗漏乳腺癌。

乳腺纤维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与体内雌激素过高或局部雌激素受体过多有关,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

乳腺癌早期可以无明显症状,仅发现肿物或乳头溢液。有的甚至无任何不适,仅通过筛查或体检发现。据资料显示90%的乳腺癌可以在早期通过体检发现,而且早期乳腺癌通过系统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已达到了90%。乳腺癌是一种发病与生活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通过合理的生育计划及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减少它的发生。所以乳腺癌是可防、可控的。即使得了乳腺癌,总体预后也是不错的。大可不必谈“乳腺癌”色变!但是如果发现乳腺癌不积极治疗,至晚期,则5年生存率不到15%。

除了上述乳腺常见疾病外还有一些发病率较低的乳腺疾病,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只要充分的了解乳腺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做好预防,定时体检或筛查,及时就诊,正确对待,我们就不会被乳腺疾病所困扰,健康而美丽地追求我们的幸福生活!

1

乳腺增生是什么病?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有月经周期的女性,发病率约在40%~50%之间。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

由于一小部分乳腺增生病重的患者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认为乳腺增生病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2

乳腺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增生除了局部胀痛以外,它会出现局部有硬块,肿块小的有米粒那么大,大的有条索状、有片状。用手一触摸,局部疼痛,触到皮下有硬结按压疼痛。

另外这种肿块可以在皮下移动,有一种囊性感,不是很坚硬的。皮肤和深处肌肉无粘连,在触时可以移动,但是按压时疼痛。严重的可以牵扯到胸部、肋部和肩部,甚至牵扯到后背部。

除了这些症状以外可以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烦燥。还有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也就是月经不调等。久而久之,也伴有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这种情况。

3

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研究的历史渊源

中医的乳癖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是西医学名称,属于中医学中“乳癖”、“乳中结核”等范畴,由于中医学命名繁多,概念上也较为混乱。

目前中医界公认,“乳癖”即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朱丹溪云:“痰郁而成癖,血郁而成瘕,食郁而在痞满,此必然之理也。”陈实功云:“癖痞皆缘内伤过度,气血横逆结聚而生。”

中医学认为,痞瘕皆是形容气机不畅,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变化,传运失常,在人体任何部位出现的胀满疼痛,时轻时重,时隐时现,变化无常等症,恰与乳房中结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随喜怒而增减等症相符,故以乳癖名之。

4

乳腺增生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基本病机是肝脾失调,气滞痰凝。从经脉循行看,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侧,足少阴肾经、任脉行乳内侧,冲脉散胸中。所以本病病在胃经,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

1、肝气郁结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胆相连,肝胃为邻。

阴明经贯穿乳中,足厥阴上隔,布肋胁,绕乳头。

肝体阴而用阳,体阴者主藏血,故有肝为血海之称;女子以血为本,故以肝为先天;

用阳者,主疏泄,疏泄者,言疏通、流动、升发。

用阳者主肝气,主要表现在情志,肝气宜畅达舒展而不能阻滞,其间全赖肝之疏泄调节。

肝为刚脏,亦为娇脏,刚脏者敢作敢为,娇脏者易于折伤。肝属木象征于春季,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妇人一旦境遇不佳,心愿不遂,七情太过,恼怒伤肝,必将导致肝气郁结。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顺则血顺,气平则血安,气逆则血乱,气滞则血凝,气血凝滞则结为癖块。

临床中确实有不少乳癖病者为生气后情志抑郁而致病,亦常见已患乳癖者,乳房中肿块疼痛,常随喜怒而增减。

肝之疏泄不但表现在疏通肝气,而且还表现在调节津血。

肝之疏泄调节正常,才能使肝之津血滋养筋脉目窍,才能营养乳房使之丰满及产生乳汁,才能下注胞宫而为月经。

若肝之疏泄调节失常,津血郁于乳房则为癖块,瘀于胞宫则经血错乱。

2、肝郁脾虚

肝属木,脾属土,木郁则土衰,肝病易传脾。

肝气过盛,横克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湿津液运化之枢纽,一旦肝郁脾虚,生化、气化、运化失常,津液失于收纳、敷布,水湿失于运化,内聚即为痰浊,痰浊凝结于乳房发为癖块。

脾生血,肝藏血,生血乏源,藏血亦不足,肝血不足必致冲任失调,经血错乱。气血生化乏源,也可致心血不足而见心慌、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3、肾元气损,冲任失调

肾为先天,五脏之本,元气之根,精血之源。肾藏精,精气化生天癸,故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天癸可激发冲任通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冲者,冲要也。冲脉上行于头,下行于足,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冲脉可调十二经之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

任脉循行于腹,腹为阴,任脉多次与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统任诸脉之间的联系和调节其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冲主血海”,“任主胞胎”,共同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冲、任二脉下起胞宫,上连乳房,相经贯通,冲任之气上行为乳,下行为月经,生理活动息息相关。

肾精-天癸-冲任构成了女性的性轴,成为性生殖系统的调节中心,而肾精是这个性轴的核心。

若为经、孕、产、房室不节等屡伤精血、肾元亏损,或因七情过度劳损伤肾,天癸不充,冲任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升降失司,痰浊内生,结于乳房则发为乳癖。

5

乳腺增生治疗

乳房的生理活动主要通过肾气-天癸-冲任,冲脉、任脉起于胞宫,其气血上行转化为乳,向下行转化为经水,冲任与肾相并而行,情志不舒,肝失调达、疏泄失畅、气滞血瘀,冲任不调;若肝郁肾虚,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积聚于乳房、胞宫,致乳房病。

治疗上采用肝肾并治,疏肝补肾之法,滋补肾脏、壮阳的药物能提高乳腺靶器官对内源性黄体素的反应,提高腺受体功能,使乳腺周期性增生与复原化恢复正常。

自拟乳癖消汤,同时配合调节情志。

自拟中药方:柴胡20g、香附15g、全瓜蒌15g、浙贝母10g、当归15g、赤芍10g、夏枯草15g、昆布10g、海藻10g、生牡蛎10g为主方随症加减。

月经不调加天冬15g、肉苁蓉10g。

生活紧张加酸枣仁15g、何首乌15g。

失眠多梦加夜交藤20g、五味子10g。

阴虚火旺者加鳖甲10g。

备注:于月经后7~8d开始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停药,月经期不服药。1剂一天,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

温馨提示: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

乳癖消汤方解

方中柴胡、香附起疏肝行气活血之功,降低雌激素绝对值,抑制泌乳素分泌,可抑制胶原纤维合成,促进肿块吸收。

瓜蒌、浙贝母起软坚散结功效,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改善黄体功能。

夏枯草有疏肝理气解郁之功、同时有消肿散结之力,对乳腺增生、结节、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当归有活血补血之功,改善血液循环,行气活血结散止痛。

海藻、昆布两味药物因其含有碘,含碘的药物能改善黄体功能、刺激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从而调节性激素的比值,并能促进病理产物和渗出物的吸收。

鳖甲起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促进肿块消退。

6

乳腺增生疏肝解郁,按摩有良效

妇科杂病,特别是肿瘤、增生之类,多源于肝郁气滞而后血瘀痰浊水饮凝滞成块。因此治本之法,在于疏肝解郁。而养生之道,亦在于勿生闷气,勿大怒伤肝,勿郁郁不舒。妇科乳腺、子宫或卵巢出现肿瘤或增生患者多有明显的情志内伤病史,不可不注意。

平时经常按摩太冲、陷谷、大包或期门,多有良效。

太冲穴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在脚大趾和二趾中间,按摩的时候方向要向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可以缓解怒气上冲。这对于初期的乳腺增生特别有效。

陷谷,在太冲的旁边,位于第二第三脚趾的中间,属于足阳明胃经。已经有很严重乳腺增生的人,一般都会在这个穴位上有反应点,有很多颗粒或小结节,轻轻一按就很疼。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或全息生物学理论,只要你把这些颗粒结节揉开了,乳房的增生随之也能缓解。

大包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第二十一穴位。为脾之大络,统络阴阳诸经,故名大包。长期按摩可宣肺理气,宽胸益脾。

期门为足厥阴肝经募穴,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常按摩此穴可缓解胸胁胀满疼痛。

乳腺增生医生一般首先用一些中医、西医的药物,西医也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但是激素用得过多了,可以引起人体激素的不平衡。

用中药这些方法和按摩手法治疗,通过保守治疗进行过了,效果不理想者我们可以手术,手术的好处比较快,但是治标不治本不。希望大家不要轻易考虑手术。

乳腺增生患者手术的比例大概不足10%,绝大部分患者我们通过保守治疗、药物和手法治疗可以恢复健康,免予手术之苦。

因为手术之后影响美观,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医生一般不提倡手术,主要用保守治疗,能把它控制住,能缓解过来,这样的话可以免去很多痛苦。

7

乳腺增生啥食物不能吃

女性之所以会出现有乳腺增生等问题,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异常有着很大关系,如果雌激素分泌过量的话就会导致乳腺异常从而诱发增生。

日常的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快餐食品中的过量油脂会加速体内雌激素生成,使乳腺增生更严重。所以建议少吃快餐等油炸食品。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在各种肉类食物中普遍都含有大量的热量,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胆固醇,这些物质会刺激人体分泌更多的荷尔蒙,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的形成。要知道很多时候乳房肿块都是与荷尔蒙分泌相关,而少吃这类食物就是最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

“咖啡、可乐、雪碧”等刺激性饮料

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患病期间对咖啡必须要尽量的控制饮用,尤其是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女性更应该少喝或者是直接不喝。咖啡中所含有的咖啡因同样会刺激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从而导致乳腺增生更加的严重。

除了咖啡之外,还有像可乐、雪碧等刺激性的饮料都会增加乳房组织的体液,从而加重乳房的肿胀感,同时还会让乳房感觉到不适。因此在乳腺增生不能吃什么的问题上,刺激性饮料必须要禁止。

“葱、姜、蒜”等刺激性调味品

在烹饪的食物葱姜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是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对这三种常见的调味品也要敬而远之。

除了葱姜蒜之外,还有生活中常见的椒、桂皮等这些都是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强烈的刺激性食物会使人体内分泌失调,食用后对乳腺增生非常的不利。

8

调理情绪,预防复发

乳腺增生常见于平时易于生闷气,或心情不舒畅的女孩子。其证或阳虚,或气滞。阳虚则阴聚成块;气滞而痰饮血瘀为患。或手术,或汤药,或针灸,都可让肿块消失。

但一定要预防复发,则需自我要调畅情志,多些正面的、向上的、积极的、开心的情绪,而忌心存怨恨恼怒烦及忧郁、失望、悲观等负面情绪,否则病必不可愈。

自我调理情绪,关键是要让自己开心起来,摆脱长期沉郁的心情。肝气舒畅则气血周流,阴浊不聚,肿块自消。

肺内有形之痰为气体交换的产物,乳腺疾病生在乳络之痰是体内代谢的垃圾;前者发生在气分和卫分交搏之中,后者发生在营分代谢阻滞之时;贝母去痰为有形之肺痰,姜半夏祛痰则为乳络内生成垃圾之痰;去肺之痰需要宗气交换顺利,祛乳络垃圾之痰必须营分内气足、血畅。

中医治疗方法:   1、万病湿为先,先有湿聚,才继之有气滞、血瘀、痰凝、热毒逐渐加重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治疗乳房疾病之痰,需要首先以红豆、薏米等祛湿之药为先导;   2、很多年轻女性或女性急性发作的乳房“包块”,患者自诉有块,实则医师摸不到块,乳房彩超等客观检查没有任何异常,被称之为“气疙瘩”,这是湿聚为先,气滞随后导致的,此时治疗相对容易,在红豆、薏米的基础上,加用温经理气之桂枝、茯苓可以搞定;   3、当病情发展到结节体征,乳房彩超等客观检查能明确有囊性增生时,已经是湿聚、气滞基础上发生了血瘀,三者形成的垃圾之品就是囊性结节(痰),此时治疗需要在红豆、薏米、桂枝、茯苓基础上加用祛痰之姜半夏;   4、当病情继续发展到肿块之表现,则为湿聚、气滞、血瘀基础上发生了痰凝,临床上的乳腺纤维瘤、肉芽肿乳腺炎初期、乳腺不典型增生均为此列,此时治疗较为困难,可以在祛痰之姜半夏之上再加用穿山甲破瘀散结;   5、病情继续发展成坚硬之乳岩,则为典型的乳腺癌,这时即在湿聚、气滞、血瘀、痰凝的基础上,热毒将其堆积的垃圾灼炼成乳房硬块,此时治疗更加困难,在祛痰之姜半夏、破瘀散结之穿山甲之上,加能透坚托邪之天丁;   6、虽然发展到了乳腺癌,但由于湿聚、气滞、血瘀、痰凝、热毒互为消长,所以会发生转移、种植等,也为治疗提供了途径。   比如上述治疗将结节、肿块、坚硬之物破开后,必然产生新的垃圾,这些垃圾就是需要排出体内的邪气,通过针灸、膏药可以把不能经过二便和汗水排出的邪气网开一面,即中医所说的撵贼还需要放贼!

赞赏

长按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tuangou.net/lcjc/6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