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直肠巨大纤维上皮性息肉,如何辨良恶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肛管直肠处的肿块可引起各种下消化道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夺走患者生命。为了指导治疗,鉴别肿块的良恶性非常重要,但有的良性病灶却很难与恶性肿瘤区别。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医学院的Gromski医生在近期的《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杂志报道了一例直肠良性纤维上皮性息肉的病例,其临床特征极似恶性肿瘤,医脉通编译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7岁,因上腹痛伴便血入院,腹部CT提示直肠有一3cm大小肿物,周围淋巴结肿大,且肝、胰腺和骨内均有多处病灶(见图A)。

图A:腹部CT提示直肠有一3cm大小肿物,周围淋巴结肿大,且肝、胰腺和骨内均有多处病灶

肠镜下可见肛缘附近一3.5cm大小息肉样病灶(图B)。

图B:肠镜下可见肛缘附近一3.5cm大小息肉样病灶

下消化道超声内镜(图C)引导下对肿物行细针穿刺(FNA),未见完整细胞结构,对一显著肿大的左侧回肠淋巴结行FNA,提示前列腺来源的转移性腺癌。

图C:超声内镜像

因患者持续便血,且FNA不能确诊,于是在内镜下行肿块全层切除。手术切除标本(图D)的大体和微观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良性纤维上皮性息肉。

图D:手术切除标本

上消化道超声内镜在胰腺发现一处3cm的低回声病灶,在肝内发现数个低回声病灶。对病灶行FNA后提示胰腺癌和肝内转移性癌。

肿瘤标志物检查提示PSA10ng/ml,癌胚抗原15μg/L,CA19-U/ml。患者最终诊断为转移性前列腺癌,转移性胰腺癌和直肠巨大纤维上皮性息肉。

患者经姑息性化疗和去势手术后出院,在7个月后死亡。

病例分析:

纤维上皮性息肉是由肛管鳞状上皮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病灶。起源于肛乳头,包含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单核或多核间质细胞。大多数纤维上皮性息肉体积较小,不引起症状。但是巨大纤维上皮性息肉可引起直肠出血、里急后重甚至梗阻症状。

该病例有几处值得学习借鉴之处:1、患者患巨大纤维上皮性息肉,并引起症状,实属罕见。2、患者患其它两种恶性肿瘤,可能会让医生误以为直肠病灶来自肿瘤转移。超声内镜引导下的FNA穿刺活检使患者得以最后确诊。3、小部分纤维上皮性息肉可包含不典型的间质细胞,极似恶性肿瘤,临床医生在诊断肛管直肠病灶时要仔细鉴别良恶性。据目前所知,纤维上皮性息肉尚无恶变的病例。

医脉通编译自:Fakeout:agiantfibroepithelialpolypmimickingarectaltumor,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Volume82,No.4: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tuangou.net/yczz/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