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端午节了
又可以吃到大肉粽了
不过粽子属于不好消化的食物
吃多了,可对身体不好……
4日,清远老人陈先生来高安看外孙。
出发时因舍不得家里肉粽变坏,
竟一次吃掉五只大肉粽!
结果在火车上突发心脏病,
差点得不偿失。
6月4日晚8时40分许,由深圳北开往南昌西的G次列车正运行在萍乡北至宜春站区间。此时,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太太急匆匆找到列车长张伶称其老伴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了。(资料图)
得知此情况后,张伶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乘务员通过广播播出寻医启事,一边快速跑到事发车厢见到了那名老者。此时,老人手捂着胸口,表情十分痛苦。此时,在广东清远从事中医工作的詹医生也闻讯赶到。经过初步的诊断,詹医生诊断老人是突发心绞痛。
(资料图)
情况十分危险,需要尽快让老人服下急救的药物。得知老人此次出门是去高安看出生不久的小外孙,没有带药。詹医生就一边按摩老人的内关穴,一边请列车长立刻通过列车广播向列车上的全体旅客征集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急救药品。(资料图)
很快,商务座的一名旅客送来了一盒消心痛。在詹医生的指导下,列车长将药片老人口中。仅5、6分钟后,老人疼痛的症状就得到了缓解。20分钟后,老人已基本恢复了正常。
见老伴的病情得到了缓解,老太太一边感谢着列车长和詹医生,一边数落起老伴,说都是他不听自己的话,吃多了家里的粽子。原来,钟老太和陈先生家住广东省清远市。当日,老两口乘高铁前往江西省高安市看女儿和不满周岁的外孙。由于想省点电费,老人关掉了家里的冰箱。可这冰箱关掉了,前几天刚买的五只大肉粽怎么办?想来想去,陈大爷索性将五只大肉粽煮熟吃掉了,结果上车后不久心脏就开始“抗议”了。端午节到了,很多南昌家庭都开始买粽子了。可这香糯可口的粽子吃起来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这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的人就应该尽量少食用粽子。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很多粽子所含的油量、糖分太多,而且多以糯米为主料,如果进食过多,就可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适量食用。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公布了6批次不合格粽子样品名单。这些粽子可千万别买啦!
不合格粽子名单公布
6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粽子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样品检验合格率为98%。
不合格样品中,包括中华老字号“月盛斋”委托生产的粽子礼盒因被检出为商业无菌不达标而上黑榜。
不合格粽子名单,点击可放大↓↓
你有没有吃过一种奇怪的粽子,吃完之后,连拿过粽子的手都是甜滋滋的?
小心!这种粽子可能非常危险!
如果吃到了特别甜的粽子,要当心是否使用了甜味剂。从食药监通报的情况来看,不合格的6批次样品中,还检出了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等。
“甜蜜素”属于人工合成的一种甜味剂,如果经常超量食用,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按照规定,甜蜜素不能在米面等食物制品中检出。
据工人称,将包好的粽子放在大桶内,放一层粽子便撒一层甜蜜素。煮熟后,再把粽子放到水里泡,撒多少甜蜜素,全凭个人感觉……
请注意,如果你发现接触内馅的粽叶发甜,就要怀疑是否加了甜味剂。
粽叶颜色过绿,可能是一些不法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原色粽叶重新“返青”。
粽子不是越筋道越好
如果你在街边或早市买的粽子,通体金黄、富有弹性、筋道爽口,那你买的可能是“硼砂粽”……
街头粽子、农家粽、私房粽存安全隐患
品牌粽子都被查出假冒品、不合格产品,那街头小摊贩卖所谓的“农家粽”、“私房粽”更是存在安全隐患,很多来自无安全保证的“黑粽子”作坊。
6月1日至2日,北京市丰台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区公安部门在丰台区万柳园一出租大院内查抄粽子生产黑窝点3家,共查扣黑粽子1.7万个。
经查处发现,这些“黑粽子”无商标、无生产企业名称,主要销往附近的马路摊群市场。
除一些不良商贩看中路边卖粽子的“商机”外,还有一些也转战网络,打着“农家粽”、“私房粽”的旗号吸引消费者。
记者在某网购网站上搜索“农家粽”发现,“农家乡土制作”、“妈妈手工包制”、“不含防腐剂”等成为宣传的说辞,大多每只2元左右。
但是其卫生状况与质量保证究竟如何?专家表示,网购没有品牌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卖家自制加工的粽子是没保证的,因为既没有生产日期,也不知加工工艺。”
如何选购安全的粽子?
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粽子的消费警示,表示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散装粽子有没有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粽子吃法有讲究!
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食药监总局提醒,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装粽子注意适量买入,最好是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食药监总局表示,食用前应洗净双手,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要彻底加热,吃剩的粽子不要反复加热,不要食用馅料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吃粽子注意这五点1、少吃粽子。粽子一般由糯米制成,虽然好吃,但黏度高,非常不容易消化。多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所以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更不要当饭吃,顿顿吃。
2、看情况吃。现在粽子都很高级,肉、豆沙、蛋黄……各式各样被包进去,结果是脂肪多、糖分多、热量高。如果是超重、高血压、血糖高的人,最好忌口。即便没有这些症状,最好也不要蘸糖吃。
3、搭配。吃粽子容易让人产生饱胀感,注意少吃,最好还要与其它帮助消化的食物搭配吃,比如纤维较多的蔬菜,或者配合喝一些红豆汤等。注意,不要和冰西瓜等凉性食物一起吃,容易加重肠胃负担,造成不适。
4、变着花样吃。其实粽子只要形状还是粽子,内容大可随意换。从粽子的原料上动动脑筋,比如包一些五谷杂粮,还有红豆、红薯等有益的食物,粽子一样能变成健康食品。
5、粽子不适合做早餐。早晨是人的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而由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黏性高,不易消化,一旦进食过多,会刺激胃酸分泌,可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同时,还会出现泛酸、烧心、恶心等情况。
当然,晚上睡觉前也尽量不要吃粽子,否则会导致胃胀。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食用后散散步、慢跑、做做运动,这样便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或者吃些山楂片、健胃消食片、酵母片来帮助消化。
四大人群不适合吃粽子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觉得实用,记得点zan!
来源:南昌新闻网综合中国江西网、湖北经视、每日经济新闻、楚天金报、武汉晚报等
精彩新闻推荐手机贴膜有损视力?怎么样才最安全,听听专家怎么说
8岁男童眼被炸瞎,连医生都傻眼!这东西你家也有!
逆天啦!南昌房价涨幅全国第九!附各小区5月房价表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