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里面提到的是检查,而非筛查,这个就很有意思了。
比如我们通常说的进行肺癌的筛查,使用的是低剂量螺旋CT技术,而非常规剂量的CT,但假如对特定病人进行肺部检查,就不可以用低剂量CT,为何?因为低剂量CT的图像不清晰,用来进行肺结节筛查是足够的,但进行疾病性质的判断,往往不够。
回到肝脏,也有同样问题,假如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肝癌筛查,或者正常人的体检,使用AFP和B超检查是正确的选择。但如果是已知肝脏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则更多的选择CT或MRI。
线简介下,三种都可用于肝脏的检查的特点:
(1)超声检查的优点为无电离辐射﹑可重复﹑实时性和便捷性,但超声视野小、干扰大、单次造影只能观察一个或数个病灶,且对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依赖性较大。
(2)CT检查覆盖范围广、速度快,检查技术的标准统一,但CT存在电离辐射和对比剂副作用。
(3)MRI无辐射,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多个序列、参数,多方式显示病灶,但扫描速度慢、患者屏气配合要求高,也存在对比剂副作用。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B超怀疑肝癌,而病人之前并无腹部不适或相关病史,下一步怎么办,可以做增强CT也可以做增强MRI,也有可能后两者都需要做,放射科诊断的时候就像福尔摩斯破案,需要找证据,一种检查证据不足就需要另一种检查。
再比如做了肺部平扫CT的时候,发现肝脏有低密度灶,这时候怎么办,做B超行不行?当然可以,但多数时候需要做增强CT或MRI,后两者多数情况下可以确定,比如是肝囊肿还是血管瘤?
但假如病人已知有个肝血管瘤,需要经常复查,这个时候选择B超其实就可以,便宜,方便,而且没有电离辐射。
所以,综合言之,就检查而非筛查而言,B超不是最佳选择。不同的影像技术有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杨大夫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