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战友最担心自己是不是肝纤维化了,前段时间有个战友的超声报告提示回声增粗,他就很难过,询问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纤维化,有多严重?其实单纯这样的结果是不能评估出肝脏的纤维化指标的。
评估肝纤维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APRI评分、FIB-4指数、肝纤四项、超声、CT等方法进行评估,但这些检查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没有办法量化,是不够准确的。
就拿肝纤四项来说吧,它可以反映体内任何组织的纤维化,如一位重瘾烟民或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肝纤四项增高可能是由于肺纤维化引起。肝脏炎症很活跃时,不仅血清转氨酶升高,肝纤四项也会增高,因为炎症不仅破坏肝细胞,也破坏细胞外的充填物质,就是说炎症也能使一些成分降解。
因此,在血清转氨酶升高时,肝纤四项的检查结果并不反映肝纤维化,而是反映肝内纤维溶解。完全静止的肝硬化患者,即使肝穿刺已经有浓厚密集的胶原纤维束,也不一定有肝纤增高,因为肝纤维已经很稳定坚固了,没有新的形成和旧的破坏,就不会有这些成分释放到血液中来。
另外当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的时候,肝脏病变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当然医生也可以通过肝穿刺,在显微镜下对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但是肝穿刺毕竟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会引起疼痛,不能反复进行。另外,肝穿刺取出的组织只占整个肝脏的1/左右,而肝纤维化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又能早期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评估呢?后来有一种仪器,可以在身体外面探查肝脏的硬度。于是就有了瞬时弹性成像这种检测方法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也就是通常说的肝硬度检查,这种检测方法是一种无创、无痛、快速、简单、客观、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根据这个仪器的英文名字,有一些人称为“飞波”检查。它是利用超声技术通过肝脏组织对低频超声振动波反射而来的弹性数值,来评估肝脏的硬度,单位是以千帕(KPa)来表示。“飞波”的弹性数值范围是2.4-75.4KPa,弹性数值越大,表示肝组织质地越硬,纤维化程度越重。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纤维化程度按照弹性数值分为F0、F1、F2、F3、F4,这5个等级。F0是没有纤维化,≥F1是轻度的肝纤维化,≥F2是中度的肝纤维化,≥F3是重度肝纤维化,F4是肝硬化。
根据指南建议:胆红素正常没有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者肝硬度测定值(LSM)≥17.5kPa诊断肝硬化,LSM≥12.4kPa(ALT2×ULN时为10.6kPa)可诊断为进展性肝纤维化;LSM10.6kPa可排除肝硬化可能;LSM≥9.4kPa可诊断显著肝纤维化;LSM7.4kPa可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LSM7.4~9.4kPa患者如无法决定临床决策,考虑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正常者LSM≥12.0kPa诊断肝硬化,LSM≥9.0kPa诊断进展性肝纤维化,LSM9.0kPa排除肝硬化,LSM6.0kPa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LSM6.0~9.0kPa者如无法决定临床决策,考虑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这项检测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肥胖,肋间隙大小,肝脏炎症及胆汁淤积的情况等等,如果有黄疸的患者建议等到黄疸消退后再进行这项检测,转氨酶的数值也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评估肝纤维化是需要多项指标综合来分析的。
有肝病相关问题,可加小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