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三

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三)

(接上篇)

乳房纤维腺瘤:

病因:

乳腺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在对本病的认识过程中,曾被称为乳腺纤维腺瘤、腺纤维瘤、腺瘤、囊性腺纤维瘤、黏液纤维腺瘤等。实际上这仅仅是由构成肿瘤的纤维成分和腺上皮增生程度的不同所致。当肿瘤的构成以腺上皮增生为主,而纤维成分较少时则称为纤维腺瘤;如果纤维组织在肿瘤中占多数,腺管成分较少时,则称为腺纤维瘤;肿瘤组织由大量腺管成分组成时,则称为腺瘤。不同种类的肿瘤只是具有病理形态学方面的差异,而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无差别,所以准确分类并无必要。

病人常在无意中发现乳内有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亦可为多发,也可在双侧乳腺内同时发生,以乳腺外上象限较为多见,有时在乳内布满大小不等的肿瘤,称为乳腺纤维腺瘤病。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但妊娠期及哺乳期生长较快。肿瘤直径1~3cm,亦有超过10cm以上者。常呈圆形、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缘清楚,表面光滑,移动良好,触诊有滑动感。无触压痛,无乳头溢液。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

1.普通型最常见,瘤体直径常在1~3cm,生长缓慢。

2.青春型少见,月经初潮前发生,肿瘤生长速度快,瘤体较大,可致皮肤紧张变薄,皮肤静脉怒张。

3.巨纤维腺瘤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多见于15~18岁青春期及40岁以上绝经前妇女。瘤体常超过5cm,甚至可达20cm,扪查肿瘤呈分叶状改变。

治疗:

1.手术治疗:乳房纤维腺瘤为良性病变,很少恶变,但有肉瘤变的可能,需行手术切除。

乳腺纤维腺瘤若已明确诊断,西医的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①对诊断明确的未婚妇女,可考虑择期手术处理,以婚前切除为宜;

②对婚后未孕的病人,宜在计划怀孕前手术切除。因怀孕和哺乳均可使肿瘤生长加快;

③怀孕后发现肿瘤者,宜在怀孕3~6个月间行手术切除;

④对年龄超过35岁以上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⑤对于无妊娠、哺乳、外伤等促使肿瘤生长的情况时,肿瘤短期内突然生长加快,应立即手术。

(2)手术治疗注意点:

手术切除标本均应常规送病理活检,以便最后确诊。手术切口的设计应考虑美学与功能的需要。如需要哺乳者,应做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若以后不需要哺乳者,可沿乳晕边缘行圆弧形切口。如是多发者可行胸乳切口。手术时最好将整个肿瘤及其部分正常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或将受累部分做乳腺的区段切除,因肿块单纯摘除复发的机会较大。事实上,即使做了区段切除后仍有可能复发,而多一次复发,就多一次恶变的危险。但在被切除的肿瘤以外的乳腺内,或对侧乳腺内术后再发生同样的肿瘤,不应认为复发,严格地说应为多发倾向。在原位又重新出现此种肿瘤者为复发。

2.中医药治疗原则:

对婚前女病人,若肿瘤生长缓慢,体积小者可试用中药治疗,或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在切除大的肿瘤基础上,小的可试用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原则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常用药物有:逍遥丸,乳康丸,夏枯草颗粒、桂枝茯苓丸,小金丸等。

乳管内乳头状瘤

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

临床表现:

乳头溢液,溢液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偶有较大的肿块。

治疗:

手术切除。恶变率6%—8%。

乳房肉瘤:

是少见的恶性肉瘤,包括间质肉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淋巴肉瘤、叶状囊肉瘤。

常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表现为乳房肿块,体积可较大,但有明显的界线。?腋淋巴结转移很少,肺、纵隔和骨转移为主。

治疗:

手术单纯乳房切除。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35—50岁较高。我国虽非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但在某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肿瘤。

乳腺癌的病因:

乳癌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分泌因素:多认为与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如月经初潮12岁;绝经60岁;服用避孕药史8~10年以上等。此外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有一定关系。

2、遗传因素:病变有较明确的家族倾向,母系有乳腺癌者,人群发病率较对照组高一倍。

3、免疫因素:约1/3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

4、病毒因素: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在人类尚不明确。

5、其他:外伤刺激、良性病恶变、对侧乳腺癌等。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1、月经初潮早,于12岁以前;

2、无生育哺乳史;

3、高龄初产(35岁以后第一胎);

4、对侧有乳癌。

5、有乳癌家族史;

6、长期服用避孕药。

7、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早期,预后较好。

3、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4、浸润性非特殊癌占80%,预后较差,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

乳管增生:

非典型乳管增生:

非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乳腺癌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

直接侵入皮肤、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

血行转移:

直接侵入血循环、转移至肺、骨、肝等远处器官。

淋巴转移:

为乳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

(未完待续)

罗衍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tuangou.net/zzbx/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