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有效方式

鱼类肝胆综合症一直是困扰水产养殖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

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鱼类肝胆综合症主要发生在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等常规主养鱼类中!

根据黄河鱼病研究所技术人员的长期研究、分析,证实此病并非单一营养上的问题,而是与水质环境,鱼种,药物影响及生物感染有关。

鱼类肝胆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鱼体色变黑,尾鳍末端发白!鳞片松动易脱落,鱼体宽厚肥胖。

病鱼的肝脏较同种健康的鱼出现明显肿大,质地变脆,严重时甚至呈现豆腐渣样病变,或者肝脏出现严重萎缩,胆囊明显肿大,颜色变深,甚至发黑。

引发鱼类肝胆综合症的诱因

营养因素:

气温的升高,鱼类开始进入生长旺季,食欲旺盛。但3高饲料(高蛋白高油脂高碳水化合物)的投喂,鱼类难以消化加重了肝胆的负担。

与此同时,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

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因此,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

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造成药物残留累积了大量的内毒素,而在高密度养殖的模式下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对待“鱼类肝胆综合症”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控制投料:根据鱼的体重灵活调整投饵率,同时注意鱼类生长的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变化选择合理的饲料

2、改善水质环境:建议定期进行水体底质改良:使用“黑臭消+纳米氧”进行改底;

针对肝胆综合症:建议养殖户外泼靓水护肝素(2亩/米)+内服肝胆胰腺康(1瓶拌料50kg)

科斯力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来自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tuangou.net/zzbx/3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