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肝病患者经常需要做的检查,而在B超检查单中:“弥漫性肝病”、“胆囊炎”、“先天性肝囊肿或血管瘤”等字眼出现,许多患者不明究竟,十分担心,从而引起恐慌。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坏在检查肝脏后,B超报告单中常见的一句话是“弥漫性肝病”,许多患者被吓得不轻:这肝脏里的病都“弥漫”了,肯定病得不轻!
其实,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都属于肝脏弥漫性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在整个肝脏的分布是相对一致的;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才属于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
B超报告显示的“弥漫性肝病”,意思是告诉医生患者没长肿瘤,没想到反而造成误会。
报告中“弥漫性肝病”并不提示病情的轻重。
只要肝病整体有基本一致的变化,都显示是“弥漫性肝病”,甚至一些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肝脏内部稍微粗糙一些,在做B超时光点反射就会强一些,B超报告也显示有“弥漫性肝病”。
因此,患者别被B超显示的“弥漫性肝病”吓着,肝病是否严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许多指标并结合临床才能确定。
肝炎伴有胆囊炎并非细菌炎症肝脏有病,常波及胆囊。肝炎患者的胆囊十有八九不太正常,而且肝病越重,胆囊改变越常见,越明显。
对于胆囊增大、壁增厚、毛糙这些现象,B超报告都会说“胆囊炎”。
专家表示,肝炎患者这种B超诊断的胆囊炎临床常无症状,无梗阻性黄疸的表现,白细胞也不高,属于病毒性非特异性胆囊炎,无需太过担心。
一旦肝病好转,这种“胆囊炎”也会减轻。
别把血管瘤肝囊肿当肝癌肝炎患者B超检查中,一些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和血管瘤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往往引起恐慌。因为肝炎常可引起肝癌,所以肝炎患者对肝脏任何占位性病变都非常敏感。
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有单独一个,也有多个,有的还合并肾囊肿。每次B超检查时,因为检查设备的局限性或检查者的仔细程度不一样,发现肝囊肿数量多少会发生变化。
医生强调,少一个不意味着好,多了一个也不意味着坏。
肝血管瘤,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血管瘤的发展非常缓慢,小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大多数是通过体检时B超发现。
一般说来小的肝囊肿和血管瘤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只有较大的肝囊肿和血管瘤才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
不要过分看重B超肝脏大小肝炎患者在看B超报告时,非常关心肝脏的大小,有的患者每次都把肝脏的测量记录下来进行比较。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测量部门以及B超超声探头的方向,对肝脏大小的测量都有影响,相差1~2厘米是很常见的,肝炎患者不要过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脏大小。
另外,肝脏大小也不一定提示病情的轻重。肿大的肝脏逐渐缩小有时是肝脏炎症好转,但有时恰好相反。例如发生肝硬化时,肝脏的体积都会缩小。
往期精彩回顾肝脏是“哑巴”胃是“喇叭”
如何发现肝脏有没有出问题呢
20岁乙肝姑娘肝功能正常却查出肝硬化
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器官的数值变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