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是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五行学说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
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五官变化预示健康状态
1、眼睛忽然看不见东西了,这是肝功能衰弱的标志。
2、嗅觉越来越不灵了,这是肺功能衰弱的标志。
3、嘴唇感觉变迟钝了,这是胰脏功能衰弱的标志。
4、耳朵听不清声音了,这是肾功能衰弱的标志。
5、味觉迟钝尝不出味道了,这是心功能衰弱的标志。需警惕?,提前养生健康一生!
如何分清五脏之火
火走头皮,会头皮发痒,长疙瘩,这是肺火,因为肺主皮毛。
火走眼睛,会红肿热痛,这是肝火亢盛,因为肝开窍于目。
火走面部,长疙瘩,这是心火亢盛,因为心之华在面。
火走鼻子,鼻腔发热生疖,这是肺火,因为肺开窍于鼻。
火走口舌,会长疮,与心有关,因为舌为心之苗。
火走牙龈,会牙龈肿痛,与胃有关,因为牙龈属胃。
五个手指与脏器的对应
食指——脾胃
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中指——心脏
中指有心经经过,所以与心脏、心气虚还有心火旺都是相连的。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无名指——肝胆
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无名指挤出的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小手指——肾脏
小指有肾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部位联系密切。小指挤出的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
大拇指的少商穴——咽喉
我每次“扎四缝”还都不放过大拇指,但大拇指的四缝穴在哪里?不知道,我就每次都扎大拇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少商穴”,梳理一下咽喉部的经络总不是坏事。
寒湿气进入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
①肩颈部的“大椎穴”,
②前胸的“膻中穴”,
③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④腰部的“命门穴”,
⑤脚底的“涌泉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我们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而体质"虚弱"的人,寒湿气就更容易进入我们身体;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头痛不可忽视
如果是两边都痛,是胆经的问题。如果左边偏头痛,是肝血的问题。如果右边偏头痛,是肺气的问题。如果是前额痛,是胃经出了问题。如果是中空痛,是肝经出了问题。如果后脑痛,是膀胱经出了问题。做头疗不会得脑血栓!或者每天睡前用梳子梳头百下!对失眠头疼有非常好的效果,更关键的是预防脑部疾病:脑中风,脑梗,脑血栓,脑出血等等,预防大于治疗!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凡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