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沈梦益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收录于合集#UEGWeek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UEGWeek研究解读~
便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便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年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eek)中,MauraCorsetti教授和MarcBenninga教授分别对成人和儿童便秘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医学界”医院消化内科沈梦益医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会议报道。
成人便秘的管理
MauraCorsetti教授着重总结了成人慢性便秘(ChronicConstipation,CC)的管理方案,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实践。
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及药物等引起的便秘(如使用阿片类药物)。
药物治疗:
优先选择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证明有效的药物。重点考虑症状表现谱,并回顾对每种治疗的反应。
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一些药物(如聚乙二醇)可以改善便秘但不改善腹痛。部分国家建议在使用普芦卡必利和利那洛肽等较昂贵的药物治疗4-8周后复查治疗反应。如果对单一药物没有反应,可考虑联合用药,具有补充作用机制的药物(如渗透性泻药或促分泌药与刺激性泻药或促动力药)可以联合使用。
药物难治性患者
需进行肛门直肠功能测试,包括排粪造影检查、球囊逼出试验、直肠感觉测定、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等。若这些测试表明患者存在功能性排便障碍,可选择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协调问题(主要通过经典生物反馈疗法解决)、肌无力(主要通过盆底肌疗法解决)、肛门直肠感觉障碍(某些中心通过生物反馈疗法解决)。
若这些测试无异常,可进一步行结肠/全肠传输功能检测、排便造影、辅助测试(如尿动力学)等。进一步的检查如果正常,则应重新评估药物治疗,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方法;若异常,应在多学科团队下决定包括手术在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儿童便秘的管理
MarcBenninga教授重点分享了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的诊治要点。
儿童FC的诊断标准:对于4岁以下的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至少以下两项症状一个月:
1.每周排便次数小于等于两次。
2.有大便潴留史。
3.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
4.有排粗大粪便史,甚至阻塞厕所。
5.直肠中存在大粪块。
在接受过如厕锻练的儿童中,可以使用以下附加标准:
1.获得如厕技能后,每周至少发生1次排便失禁。
2.有排粗大粪便史,甚至阻塞厕所。
儿童FC的治疗
儿童FC治疗遵循金字塔原则:
教育、饮食、运动、排便训练等是基础;
药物干预是治疗儿童FC的重要手段,包括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新型治疗药物(普芦卡必利、利那洛肽、鲁比前列酮)等;
此外,电刺激疗法也有一定疗效,可分为骶神经刺激和体表电刺激;
若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均无效,可考虑采取手术疗法(肛门肉毒毒素注射、肛门括约肌切除术、结肠造口术和节段性结肠切除术等)。
儿童FC诊治难点:
1.哪些检查可以明确诊断FC?
2.是否以及何时进行Malone手术?
3.选择结肠造口还是回肠造口,何时移除造口?是否切除乙状结肠甚至全结肠?
4.FC患者是否存在精神性疾病,如做作性障碍?
FC儿童的长期预后:
MarcBenninga教授发表在Pediatrics的一项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共纳入了位FC儿童,经过6周的泻药治疗后,在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此后每年进行一次。80%的患者在16岁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局。成年期这一比例降为75%并保持不变,25%的FC儿童在成年后继续出现症状。
成年时临床结局差与以下因素相关:发病时年龄较大[OR:1.15(95%CI:1.02-1.30);P=0.04],发病和第一次就诊之间的时间较长[OR:1.24(95%CI:1.10-1.40);P=0.],研究开始时排便频率较低[OR:0.92(95%CI:0.84-1.00);P=0.03]。
审稿专家
门若庭
医院消化内科博士/讲师。
四川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
主要从事各类慢性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参与多项临床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沈梦益
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累计影响因子20分,多次在亚太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等学术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和壁报交流。
最新UEGWeek最新研究
医生站“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eek”专栏应有尽有
更有华西医生帮大家解读??
参考文献:
[1]CorsettiM,etal.NeurogastroenterolMotil.Jul;33(7):e.
[2]CorsettiM,etal.NeurogastroenterolMotil.May;33(5):e.
[3]GrossiU.AlimentPharmacolTher.Dec;48(11-12):-.
[4]ShimLS.AlimentPharmacolTher.Jun;33(11):-51.
[5]BenningaMA,etal.Gastroenterology.Feb15;S6-(16)82-7.
[6]HyamsJS,etal.Gastroenterology.Feb15;S6-(16)81-5.
[7]BongersM,etal.Pediatrics.Jul;(1):e-62.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沈梦益
本文审核:门若庭
责任编辑:文嘉欣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