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医院肝胆、肿瘤外科的诊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位挺着“大肚子”的中年女性。只见她神色焦灼,表情痛苦,见到肝胆、肿瘤外科主任孙国胜副主任医师,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位中年妇女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王女士。三年前,孙国胜为王女士的老公成功实施过疝修补术,她这次是专门来找孙国胜为她解除顽疾的。通过上一次的就医体验,孙国胜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让她心里感到很踏实、放心。
王女士对孙国胜详细讲述了她的病情发展经过:五年前,她就发现自己肚子里长了一个包,因为摸起来不疼,也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她就没有在意。可是没想到,这个包越长越大,如今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让她总觉得胸闷气短,都不能平躺着睡觉。
孙国胜检查发现,王女士腹部的包块非常大,上至肋弓,下至耻骨联合处,占据了整个腹部,圆滚滚的就似一个“足球”,推一下,还能移动。孙国胜从医三十余年,也很少见到这么大的包块。而且一般的包块里面是液体,王女士腹部的包块摸起来却硬硬的,因此他判断这个包块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实心包块。
面对未知的巨大风险,做还是不做?请人做还是自己做?如果做,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足足困扰了孙国胜好几天。晚上躺在床上,孙国胜脑子里想的都是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对策,久久不能入眠。孙国胜在心里给自己默默地下了一道军令状,一定要成功完成这次手术,无愧于患者那份沉淀淀的信任,无愧于医者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孙国胜的这个决定也不是贸然的冲动之举。既然决定做,那么这个包块到底是从哪长出来的?不弄清楚这个问题,无疑是盲人摸象,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为此,孙国胜积极翻阅医学典籍、反复阅读片子、和医院影像中心会诊、医院专家取经,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判断王女士的瘤子很可能是由妇科疾病导致的。
根源基本确定了,问题怎么解决?对于肝胆、肿瘤外科医疗团队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孙国胜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案讨论,并请妇科医师进行会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对于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也做好充足的预判和应对之策。因为王女士肚内的包块很大,一旦切除,她腹腔内的压力就会突然减小,这很容易引起血液循环和呼吸的改变,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前,孙国胜就给王女士通过点滴补充血容量,并备足了血,同时妇科医师严阵以待,确保随时上台接应。
在一番精心备战之后,王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麻醉科主任张严亲自为王女士实施麻醉。孙国胜主刀,为了顺利取出巨大包块,孙国胜量体裁衣,为王女士设计了一个类似倒“T”字形的切口。在打开腹腔看到包块的那一刻,孙国胜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稍许放松,这个包块虽然大,但并没有和其他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四十分钟后,孙国胜就从事先设计好的倒“T”字形切口成功取出一个25厘米*21厘米、重4.千克的大包块,然后将其冷冻送病理室检测。半小时后,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卵泡膜纤维瘤。但因为这个瘤子长在王女士右侧卵巢,而且这么大,为避免子宫和附件再次发生病变,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妇科副主任张娟峰副主任医师和张琳主治医师上台为其切除了子宫和双侧输卵管,成功完成了后续手术。
因为伤口比较大,一般病人恢复起来会很慢,但在肝胆、肿瘤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王女士恢复状况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目前已康复出院。
(鲁淑娟程楚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