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四虚缠上,身体越来越差学会这些

现在很多人身体都虚,但是一个虚字,却让我们无从下手了。有的人虚,表现在没力气,没精神,有的人虚表现在头晕眼花,食欲不佳,有的人虚表现在手脚冰凉,睡不好觉,有的人虚,表现在频繁上火,如同把身体架在火上烤。

其实身体的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只有辨别出自己属于那些虚,我们方可针对性去补虚,这样才能补到实处,这篇就分享给大家一些辨虚补虚的方法,简单易懂,帮我们补养身体。

第一虚:阴虚

现代人劳神多,熬夜多,每个人身体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阴虚,阴虚烦热最伤精力,恰如古人口中的“油尽灯枯”,其实说白了,阴虚就是我们体内的精血或是津液等阴属性的物质亏损。

阴虚的人很容易动不动就上火,也总是烦热,也就是内热重,很容易盗汗,口干舌燥的,小便也偏黄,手心脚心经常感觉热,睡觉总想把腿脚伸出被子,或者想把手贴在凉凉的地方才舒服。

阴虚的人一般上午都不太热,到了下午才发热,若是还拿不准,我们可以伸出舌头看看,是不是颜色红,舌苔薄,或者根本没有舌苔。

若是属于阴虚体质,想要调养好,可以从饮食方面下手,凡是阴虚者,适合吃上一些清补类的食物,甘凉滋润,养阴生津,多吃些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以及温热香燥的食物,特别是煎炸烧烤,容易上火生热的食物。

在肉类选择上也要注意,阴虚者可以吃鸭肉,猪肉。

鸭肉能滋阴养胃,《本草汇》中说其“滋阴除蒸”,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民间也认为老鸭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

猪肉也有滋阴和润燥的作用,《本草备要》:“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津液,泽皮肤。”所以适宜阴虚体质者。若是阴虚体质同时又喜荤食,可以偏向这两种肉类。而鸡肉带有风木之性,以及羊肉温热太过,都不适合阴虚者食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常吃一些生津,润燥清热的梨子,《本草通玄》中言:“(梨)熟者滋五脏之阴”。《重庆堂随笔》也曾记载:“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老北京有一种秋梨膏,就是用秋梨搭配一些滋阴润燥的食材熬制而成的,很适合阴虚者食用。秋梨膏自己在家就能做,所选用的梨子要汁多渣少的,方便熬制,除此以外再加上生姜一块、红枣若干、罗汉果2个、黄冰糖少许。

梨子清洗干净后,削皮,用擦板擦成细丝,生姜切丝,红枣去核切片或是小丁;川贝可以用擀面杖压碎,罗汉果也弄碎,这些食材全放进锅中,加上冰糖开始煮,不用加水,边煮边搅拌,慢慢地水就出来了,之后转小火再煮20分钟。

所有的食材变得软烂后,关火放凉,把这些煮好的食材放进纱布中,挤出来汁水过滤一边,再倒回锅里,用大火煮到浓稠,之后转成中火,熬煮到有点拉丝的状态就可以关火了。

趁着温热倒入玻璃罐中储存,晾凉了就会变得浓稠,平时冷藏即可,吃的时候挖两勺泡水喝,酸甜可口,滋阴润燥。

懒得自己熬制,也可以准备这么一瓶现成的秋梨膏,开盖即食,很是方便,这款秋梨膏用到的是香酥多汁的砀山梨,外表黄亮,肉质细腻,有三大名梨之首的美誉。个个饱满多汁,且为了保证品质,坚决不用落地梨。

再搭配安徽的三潭枇杷,皮薄肉厚,汁水甜美,清香爽口,吃上一口嗓子都润润的,加上广西的罗汉果,润燥又清肺,也是当地的土特产。

采用传统的熬膏技法,经过浸泡、煎熬、沉淀、浓缩、化膏、过滤、收膏等步骤,初始用武火,火力旺,温度高,中程火力均匀,等到熬到后期,火力降低开始收膏,全程不加一滴水,连续熬制8小时,经过长时间熬煮,膏体浓稠,一斤膏滋要20斤的原料,浓缩的都是营养。

膏体温润通透,喝着也十分顺滑,浓郁的梨香枇杷香,非常滋润,含在嘴巴里徐徐咽下,特别清爽。

感觉自己上火时,泡上这么一杯秋梨膏喝喝,喉咙清爽,身上也舒服。

第二虚:阳虚

阳虚也就是阳气不足,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都寒凉生冷不忌口,湿的身体受到寒邪侵犯的机会越来越大,而且物欲烦劳,手机耗神,无不在消耗我们生命的阳气。

加上现在滥用一些抗生素,苦寒类的药物,这些都会攻伐人体正气,埋下祸根,阳气有温煦,防御外邪,固摄的作用,也是维持我们生命的源泉,阳气足,气色好,身体壮,若是阳气不足,体内湿寒没了克制,就会越来越盛。

像是很多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抵抗力差的人,阳气基本都不足,加之食欲不好,容易拉肚子,水谷运化不畅,精神不济,也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我们想要摆脱阳虚,就得减少阳气的消耗,护住阳气,春季将至,俗话说春捂秋冻,我们也别忙着脱下厚衣服,要跟着气温添减衣服,保证身体温暖。再者也要少吃一些生冷,太过油腻的食物,减少脾胃阳气的消耗,少熬夜,给自己充足的睡眠时间,恢复暗耗的阳气。

同时还可以做一做和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阳气的升发,正所谓动能升阳。

分享一些能够温阳股本的食物,我们平时可以常吃。

1.韭菜,韭菜又叫“起阳草”,光从这个名字里就可以看出,韭菜毫无疑问是“属阳”的食物。它性温,味辛,有温养阳气的作用,民间又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韭菜属阳,所以适合男士吃,莲藕属阴,更适合女性滋阴。

而且韭菜非常适合春天使用,春天肝木风动,阳气生发,吃韭菜补脾胃之气,有利于在春寒料峭的天气保持身体的阴阳平和。

2.栗子,栗子也是属阳的食物,补益效果甚至能和当归,黄芪媲美,只不过吃多了容易胃里积热,栗子对于虚寒的人来说,可以很好的益气厚补,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可常吃。但栗子不要多吃,凡事都要讲究分寸。

3.洋葱,洋葱散寒,有“菜中皇后”的美誉,在国外,很多西餐都会用到洋葱,其实像是洋葱,大葱,大蒜这些味道辛辣,气味刺激的食物,大多都是属阳的,吃完可以引用体内的阳气,发汗解表,特别适合用来驱寒。

4.生姜,生姜气味芳香而轻,是典型的属阳的食物。其实属阳和属阴的食物很好分辨,属阳的食物,特点都是性热,味辛气轻,有一股向上的能量,让身体内的阳气上升。而属阴的食物,一般性寒味道偏苦,能量是向下的。当身体的内热太重,我们可以吃点属阴的食物来抑制这股火气,反之身体太寒就要吃些性热的食物,来提升阳气,散寒气。

生姜最大的特点就是行阳散气,可以帮助阳气升发,推动气血运行,早上吃姜,我们一天的精神都会比较振奋,特别是当我们受了风寒的时候,可以用生姜煮水喝,驱散体内的寒气,还有的人受寒了,身体的气凝固不动,容易呕吐恶心,这时候也可以喝上一些生姜水,生姜味辛气轻,有很强的发散作用,把体内凝固的气给散开。

若觉得姜水难饮,或是不太接受姜的味道,我们也可以备上一些这种姜糖片,含在嘴巴里,就像是吃糖一样。

这种姜片用的是白姜和红糖制作而成,除此以外没有添加剂,防腐剂,开袋即食很方便,还是铝箔封装,密封性更强,不易受潮,一次一包。

白姜比起我们用的菜姜,辛辣味道更小,姜味也不会很浓郁,它的汁水多,几乎没有纤维,有水果姜之称,然而散寒温阳的能力也不差,新鲜的白姜洗干净,去皮,用机器切成薄厚均匀的姜片,再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去翻炒,炒姜讲究的就是火候,火大了糖糊了会发苦,火小了甜的发腻,只有火候适中,吃起来才甜而不腻,不齁,味道更好。

每一片姜都裹上糖霜,甜甜的,入口是香醇的红糖味儿,等到糖霜融化后,白姜微微辛辣的味道显现,这时候咀嚼咽下,能从我们的喉咙一路暖到胃里,特别舒服。

拆开一包,加上热水一泡,秒变红糖姜茶,省时省力,咱们生理期容易肚子疼的朋友,也可以备上一些,随身携带也方便,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虚:气虚

气虚就更为常见了,现在十个有八个都有气虚,气为阳,现在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起居等等,都在消耗我们的气,尤其是熬夜。

气虚的人有个口头禅,就是我好累啊。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精神非常差,非常容易感冒,身体的小问题不断,总爱忘事儿,还容易头晕耳鸣,啥也不想干,总觉得累,只想葛优躺。

气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维持我们生命活动,有了气的支撑,气足我们的精神才会更好,气虚就会无精打采,特别容易疲惫,感觉累,说话声音也不洪亮,总给人一种气断的感觉,爬楼梯爬个两三层就开始气喘吁吁的。

而且体内的气还会推动血的运行,气虚的久了,血也容易瘀。俗话说,“虚则补之”,分享一些能够补气食谱。

第一道:牛肉粥

准备大米80克,牛肉50克,姜末食盐适量。大麦洗净用水浸泡1小时,牛肉洗净切小块或是搅打成肉沫,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倒入大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等到粥煮熟加牛肉末,姜末,煮熟后加点食盐调味即可。牛肉滋养脾胃,补气效果非常好。

第二道:羊肉胡萝卜粥

准备羊肉和胡萝卜各50克,大米克。再准备陈皮5克,葱姜适量,食盐适量。

大米淘洗干净,提前浸泡半小时,羊肉和胡萝卜切丁,把锅置于火上,倒入适量的清水烧开,等到大米煮熟时,加羊肉丁,陈皮,姜末和胡萝卜,煮熟后加食盐,胡椒粉调味,出锅前撒点葱花即可。

羊肉温补气血,散寒的效果不错,胡萝卜健脾益气,搭配上大米煮粥,很适合气虚者食用。

第三道:羊肉四君子汤

准备人参片9g、茯苓9g、白术9g、炙甘草6g,羊肉g。

人参,茯苓,白术,灸甘草冲洗干净,放到茶包里,羊肉切块,加葱姜焯水后,放到砂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姜片以及茶包袋,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上2小时即可,出锅前加点食盐和葱花,味道鲜美,补虚养身。

这道羊肉汤很适合咱们面色发白,不爱动不爱说话,气短乏力,没精神的人食用,人参大补元气,补气效果之最,茯苓健脾,白术健脾一起,燥湿利水,灸甘草补脾和胃,益气。

若是想要简单一些,也可以用一些补气的食材泡水喝,推荐用黄芪和人参。

黄芪相对于人参,更为平价,而且有补气,升气的效果,也被很多人称之为“小人参”。黄芪入口回甘,泡着喝也不难以入口,但是要注意,上火的时候不要喝,睡前不要喝。

人参比起黄芪补气效果更佳,只不过价格稍贵,它从古至今都是非常名贵的滋补品,补气效果最佳,人参泡水是人参最简单的一种服用方法,新鲜的人参,红参,参须,野山参等都可以用来泡水。

不过泡水最好选择干参,切成薄片,不仅方便储存,也容易控制用量,每次2~3片,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可以反复泡上五六次,直到味道变淡,还可以将参片咀嚼咽下。

人参除了单用,还可以和枸杞一起搭配一起泡,补气效果更佳,但无论是用人参还是黄芪,都需坚持一段时间,方可见效。

很多人吃不惯黄芪或是人参的味道,若是想要兼顾着口感,也可以用这种人参蜜片泡水喝,或是直接含服咀嚼,味道甘甜。

配料只有人参和蜂蜜,营养足,味道好,俗话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特产。北纬42°的长白山脉,森林广布,平均日照小时,降水丰沛,为人参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

这款人参蜜片选用的是性价比最高的林下参,经过5年的时间,人参吸收了天地雨雾的灵气,浆液丰沛,营养口感皆属上乘。且每一支都个头饱满圆润,用来做人参蜜片是最好不过的。

人参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是人参皂苷,含量越高则价值越高。所以切参的时候,细的头须不要,只选取饱满的主根,参片大,皂苷足,吃起来味道好,营养也更好。

泡人参用的是云南贡蜜,含有丰富的果糖、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营养成分,质地浓稠,清热润燥,中和人参的苦味,又增加了蜂蜜的香甜软糯,达到补而不燥的效果。

原料优质,配料简单干净,没有任何的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营养健康,可以长期吃。九蒸九浸,以恒温蜜浸工艺泡足72小时。更大程度将人参的营养价值牢牢裹存在蜜中,比炖参汤喝更方便,同时又让人体得以有效吸收。

无论我们是泡水喝,还是含着吃,嚼着吃,都是非常不错的,忙碌的早晨,疲倦的下午,经常熬夜的夜晚,嚼一片人参蜜片,轻松提气,迅速恢复身体的精力。

第四虚:血虚

有句话叫养血就是养命,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气血越来越衰弱,面枯色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地上蹲个两分钟,然后猛然起身,两眼一抹黑,这基本就是血虚。

血虚的人,面色无华,没有那种红润的感觉,而且睡眠成问题,血不养心,很难入睡,忘性也大,容易疲劳,在特别累的时候,感觉心砰砰直跳,还容易头晕。

其实大部分人的血虚和我们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有关,不好好吃饭,把脾胃伤了,要么吃太多,还有就是不按时吃饭,节食等等,脾胃是气血化生的源头,伤了脾胃,气血可想而知。

再者就是思虑过多,想的太多,耗散过度的精血,所以操心的人若是没有及时调养,气血很容易虚弱,再者就是动的太少,坐着不动,气血就运行不畅,好比一谭死水,我们坐着不动但是脑子一直在运转,消耗着气血,这一来二去,消耗地多,新生成的气血少,就供不应求了。

分享一些适合血虚体质人吃的食方,特别是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养血。

1.当归养血鸡汤

准备当归6克、川芎3克、枸杞子6克、土鸡1只。当归,川芎,枸杞冲洗干净,鸡肉斩块,洗净后放锅中加葱姜料酒焯水,放到砂锅中,加入当归,川芎,清水,姜片,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个小时,出锅前加枸杞,食盐调味。

其中当归是补血的,川芎补血行气,枸杞也是养气血的,在家滋补的土鸡,补养效果十分不错。

2.玉灵膏

准备桂圆肉克,人参或是西洋参粉30克(阴虚火旺用西洋参,阳虚畏寒的用人参)。

把原料放在一起蒸,小火蒸4个小时,放凉,再如此反复,能蒸上40个小时是最好的,蒸的越久,热性就越小,而且蒸的时候建议咱们在锅中放上一碗大米一起蒸,有了米气,效果更好。每天吃上一调羹,开水冲泡饮用即可。

若是自己不便蒸制,也可以食用这种现成的玉灵膏,省时省力,配料用的是桂圆肉和人参,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添加,开盖即食,直接用温水冲泡饮用即可。

这款玉灵膏是不含糖的,在蒸的过程也不添加一滴水,满满的营养精华,古方手作,我们自己也是常年在吃的。

传统三煎三熬的方式,最后文火浓缩,蒸出来的玉灵膏黑黑的,像黑漆一样。材料也十分优质,广西的桂圆干,饱满肉厚,人参用的是五年的林下参,营养丰富,蒸的时间足够久,所以桂圆肉也不会甜甜的了,有一些焦香的味道,略带一些酸苦,性味十分平和,不用担心上火。

省去了自己蒸制的步骤,省时省力,别看小小的一罐,花费进去的时间可不少,都是一点点蒸出来的,玉灵膏可以早晚各吃上一次,用温水冲泡搅匀饮用即可,饭前吃或是饭后吃都可以,为了适合大多数人,如果觉得酸苦,可以加一些红糖进行调味,记得开盖后放到冰箱冷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ituangou.net/yfcs/12884.html